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进行了深化。党风政风监督室要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在中央纪委常委会的领导下,积极适应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新任务新要求,准确把握党风政风监督工作的政治性、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特征,不断增强推进工作的主动性、协同性和整体性,有效发挥职能作用,扎扎实实地把党风政风监督各项工作推向深入。
落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求,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纪检监察机关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方面担负的特殊使命和重大责任,首要在于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最高的政治原则,是根本性、原则性、方向性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认识模糊、立场动摇。党风政风监督室要按照赵乐际同志提出的“三个带头”要求,在各项具体工作中反复对照、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四个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同时,立足职责定位,综合协调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有关工作。督促指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政治监督,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包括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等情况,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有序实施。把严明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坚决防止党内山头主义、宗派主义,特别是形成利益集团危害党的团结,破坏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聚焦“七个有之”,强化监督、清除“两面人”,推动党内政治生态从明显好转向根本性好转转化。突出关键岗位、重要部门,加强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贯彻执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精神、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情况的分析研判。以督促指导民主生活会、述责述廉等工作为抓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维护良好政治生态。
发扬钉钉子精神,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地纠正“四风”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党中央管党治党的一张金色名片,是一场输不起的持久战,必须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冷静清醒和坚韧执着,想办法、出实招,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管出习惯、抓出成效、化风成俗。一是把补短板和防反弹结合起来,在整治“四风”上严到底、不能让。从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高度来认识纠正“四风”工作,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各级党员干部“四个意识”强不强的一项检验标准,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越往后执纪越严。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一项攻坚工程,从中央国家机关和各级主要领导干部抓起,形成“头雁效应”。聚焦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服务群众、调查研究、履职担当等方面,聚力于看得见、管得着、抓得住的具体问题,“发现—治理—再发现—再治理”“突破—巩固—再突破—再巩固”。牢牢看住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继续重点整治违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收送礼品礼金、违规配备使用公车等问题,密切关注隐形变异问题,坚决防止回潮复燃。二是把坚持和深化结合起来,在完善工作机制和措施上下功夫。坚守重要节点,坚持节前通知、值班报告、监督检查、通报曝光等做法,保持纠正“四风”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加强督促指导,完善问题督办、沟通协调、督促提醒、经验宣传、数据统计等工作机制,巩固和强化上下联动整治“四风”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监察体制改革后的制度优势,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作风状况的监督。深入基层一线,运用综合、指导、协调、督导、检查和调研等方式方法,察实情、找问题、解难题。督促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总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执行5年多来的成效,梳理修订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落实措施,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
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当前,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跟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的决策部署,把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涉黑涉恶腐败问题和“保护伞”、惠民政策落实中的“微腐败”问题作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的工作重点,既要抓共性问题,又要抓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典型问题,精准发力、有效施策。一是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加强督办督查、工作指导、经验交流,督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密结合本地区工作实际,把已有工作基础与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有机衔接起来,坚决查处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强占掠夺等行为,加大对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整治力度,及时总结提炼各地区务实管用的工作方式方法。重点关注“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专项治理工作。建立完善专项治理工作信息和案例报送制度,综合分析全国面上工作情况,持续开展通报曝光。二是坚决查处涉黑涉恶腐败问题,深挖黑恶势力“保护伞”。加强与政法机关、巡视和信访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完善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及时督办问题线索,确保政法机关侦办涉黑涉恶案件与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问责协同推进。督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运用监察体制改革成果,坚决惩处党员干部和其他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涉黑涉恶腐败、放纵包庇黑恶势力甚至充当“保护伞”问题,重点抓好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和腐败行为长期、深度交织的复杂问题,以及扶贫领域涉黑涉恶腐败问题的查处工作。选取典型案例,开展通报曝光。结合黑恶势力分布特点,针对农村、城乡接合部、城市等不同区域和建筑工程、交通运输、矿产资源等行业领域涉黑涉恶腐败及其“保护伞”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强化分类指导。三是坚决查处教育、医疗、低保、住房、养老等民生领域吃拿卡要、盘剥克扣、私分滥发、挥霍浪费等违纪违法行为,为党的惠民政策落实提供纪法保障。
强化压力传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到实处
牢牢抓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用好问责这个利器,有效解决管党治党宽松软等突出问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一条宝贵经验,必须继续坚持并不断发展。突出政治责任,坚持问题导向,把正面引导与问责倒逼结合起来,不断完善明责、履责、督责、问责的工作链条,推动管党治党责任全面覆盖、层层传导,形成全党动手一起抓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明确责任内容,督促省级党委、纪委加强对市、县两级党委、纪委的工作指导,把党中央管党治党的部署和要求细化、具体化。深入分析责任清单、履责记实等制度的实际效果,发现和纠正内容空洞、照搬照抄、缺乏针对性等形式主义问题。督促各地区各部门党委、纪委通过约谈督促、听取报告、实地调研、检查考核等方式,加强对所辖地区和部门党委、纪委履行“两个责任”情况的监督检查,克服压力传导层层递减现象,推动工作延伸到基层、责任落实到基层。紧盯“关键少数”,坚持动真碰硬,强化对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的问责,选取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定期开展问责盘点,分析突出问题,加强对策研究,提出进一步规范问责工作的建议。重点关注“零问责”“零通报曝光”现象,实事求是地了解情况,对失责不问、问责不严等问题开展重点督办。
协调做好重点领域监督问责工作,推动监督工作全覆盖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问责,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是落实党中央关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保障。围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开展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问责工作的职责定位、体制机制、参与议事协调机构等问题,梳理总结各地区监察体制改革后相关做法和经验,研究完善配套制度规定,调整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各负其责、衔接顺畅、运行高效的问题线索移交程序。加大对履责不力问题线索的督促督办力度,采取实地查看、听取汇报、约谈提醒等方式,强化督办效果。加强与委机关内设部门的协作配合,强化内部工作合力,积极探索对职能部门开展日常监督的有效途径。加强对北京冬奥组委履行“廉洁办奥”主体责任的监督,督促指导北京冬奥组委监察审计部对内部资金使用、大宗采购、人才招聘等强化日常监督。宪法修正案和监察法出台后,监察机关的性质、地位和职责发生了重要变化,也给纪检监察机关做好重点领域问责工作带来了新课题,必须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同时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确保重点领域监督问责工作在新的轨道上良性运行。认真落实监察法和《国家监察委员会管辖规定(试行)》《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积极推动监督问责工作全覆盖,促进国家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
加强自身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坚强战斗集体
党风政风监督室要按照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要求,以党建工作推动干部队伍建设,锻造忠于党和人民、勤于学思践悟、勇于改革创新、善于团结协作、严于正身律己的纪检监察铁军。把政治过硬作为第一位要求,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将要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全室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宗旨,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能力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史国史,从党的建设历史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情况,深入研究问题,将历史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破解工作难题,促进工作创新。同步学习党章党规和宪法法律,增强纪法贯通意识,提高依纪依法开展工作的专业素质。加强与机关相关部门的沟通交流,提高综合协调服务能力,增强工作的协同性,形成工作合力。认真履行管党治党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日常教育、管理、监督,严格各项工作规程,进一步推动办公室文化建设,促使党员干部养成在监督和约束下开展工作的良好习惯,以严管体现厚爱,坚决防止“灯下黑”。(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 防灾科技学院审计监察处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4.www.cidp.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使用IE浏览器浏览本网站
京ICP备20016947号-1